• 煮頁
  • 找食譜
  • 熱門食譜
  • 找分類
  • 品牌專區
  • 影片專區
  • 專題文章
  • Cook分任務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發表食譜
  • 發表文章
  • 登入
  • 註冊
Cook1Cook Logo
發表食譜 發表文章
熱門搜尋 羅漢果水 西洋菜湯 蒸蛋 豆腐 蓮藕湯 蕃茄薯仔湯 五指毛桃 雞翼 南瓜 牛油果
  • 所有
  • 飲食健康資訊
  • 購物情報
  • 產前產後
  • 養育寶寶
  • 入廚小知識
  • 今晚煮乜好 人氣食譜

中國第一壽星130歲了!她的「養生方式」卻超乎常人想像,你也想活到100歲就必須

中國第一壽星130歲了!她的「養生方式」卻超乎常人想像,你也想活到100歲就必須
follow 於 9 年前

圖片來源下同

中國第一壽星是誰?

新疆的阿麗米罕‧色依提,已經130歲了!根據中國老年學學會提供的信息,來自新疆的阿麗米罕‧色依提出生於1886年6月25日(光緒12年)。

從2010年起,榮獲中國老年學學會公佈的全國十大壽星排行榜第二名。我國原第一壽星廣西巴馬羅美珍(127歲)老人已於2013年去世,這就意味著阿麗米罕老人成為中國目前最長壽的人,成為中國第一壽星,也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為是世界上最長壽的人。

△中國第一壽星阿麗米罕‧色依提

 

世界上沒有長生不老藥,但我們如何才能更長壽呢?中國第一壽星的養生方式,總結起來就這麼幾句話,就這麼簡單!

身子不能閒,勞動把命延

據報導,老人高壽的原因之一是喜歡勞動。年輕時的阿麗米罕常年在農田裡幹活,什麼農活都干。年紀大了以後還是閒不住,一定要勞動。經常勞動,可以讓身體天天都得到鍛鍊,舒筋活胳,使人體血脈保持暢通。

沒有一個長壽者是懶漢,我國傳統養生學認為:「勞其行者長年,安其樂者短命。」也就是說,勞動能促進生命的運動,使人延年益壽;相反,過於安逸,整天無所事事會對健康不利。

古今無數事實告訴我們:勞則不衰,動則延年。堅持勞動,適當忙碌是延長壽命不可缺少的因素。所有長壽之鄉的居民都身體力行著現代人最難實行的長壽原則:勞動一生。

意大利撒丁島山區有個「長壽村」,那裡的居民活到100歲的幾率是世界其他地方的3倍,好多居民都是高壽老人,而且男女平均壽命幾乎一樣長。有位94歲老人科蘇說,他的長壽秘訣是「多活動,總是勞作,吃好東西,心態樂觀」。從12歲到70歲,科蘇每天黎明起就開始在田裡勞作,常年堅持。

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:你正在放一個大長假,每天睡到天昏地暗,睡眠時間很長,醒來時卻感覺全身乏力。同樣的,你是否也經歷過在勞動之中的精神抖擻?並不是大汗淋漓才算得上是勞動,在家裡掃掃地、拖拖地,這些瑣碎的事情也可以是一種勞動。

 

生活講規律,長壽有保障

阿麗米罕生活作息很守時,每晚22點前必上床睡覺,早上5、6點起床,一般能睡上七八個小時。早上8點多準時吃早飯,在12點至13點之間吃午餐,晚餐也非常準時。

 

養生中的最高境界是講究天人合一,也就是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,養生要跟著太陽走。

22點前睡覺不僅有助於養生,還有助於保護肝臟,22點前睡覺更有助於身體休息排毒。此外,成年人每天睡7-8個小時是最佳睡眠時間,睡的時間過長反而頭腦發昏、渾身沒勁,不利於身體健康。

 現在要求城市裡生活的人每晚22點上床睡覺是很困難的一件事,但我們可以選擇不熬夜,儘早地上床睡覺。俗話說,一夜不睡,如服一毒。

 

多吃五穀雜糧,補藥吃得少

據介紹,阿麗米罕平時愛吃麵食,還常吃湯飯、白米粥、薄皮包子等清淡、有營養的食物。晚飯則很簡單,主要是湯麵泡饟和白菜湯。老人特別愛吃玉米糊糊,每週都要喝上幾碗。

不過有一點,老人從來不吃任何補品、補藥。

 可以說,老人的日常飲食是非常科學的,有碳水化合物、有蛋白質、有蔬菜。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,腸胃消化能力變差,如果還是大魚大肉,吃得油膩肥厚,很容易導致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血脂的出現。

 由此可見,長壽並不需要總是吃補品。老人平時最愛吃的就是五穀雜糧。長期食用雜糧,可以改善腸道環境,防治心腦血管疾病,玉米就是粗糧中的一種。

 

飯吃七分飽,身上得病少

常言道:「若要百病不生,常帶飢餓三分」,說的就是飲食切忌過飽。

老人的腸胃功能特別好,用羊肉洋蔥作餡的包子能吃3個,10元錢一串的大羊肉串也能吃上兩串,但她從不貪吃。

可以說,不貪吃、七分飽也是老人長壽的重要因素。俗話說,「少吃嘗滋味,多吃傷脾胃」。一頓飯如果吃得太多,大腹便便,不僅身體消化不了,還容易撐出病!一些胃病、胰腺炎,甚至一些癌症都是撐出來的。因此建議您吃飯只吃七分飽,就是已經飽了,感覺也可再吃點也可不吃。

 

吃七分飽時什麼感覺?

美國曾有項實驗證明,老鼠如果每天減少30%的食量,就能延長30%的壽命。而人如果在年輕時經常吃撐,其危害甚至會影響兩代人的健康。所以說,壽命是自己從嘴裡省出來的,只吃七分飽,好處多多。

 

人老腳先衰,腳好身體好

阿麗米罕老人平時是閒不住,也是坐不住的,說什麼也要下地走走。更讓人詫異的是,她居然下地走路不穿鞋。單從她的腳部來看,如果不看她的上面部分,很難和一個130歲高齡老人的腳聯繫在一起。

△老人下地走路不穿鞋

我們知道,腳是人的「第二心臟」。足底穴位眾多,刺激這些穴位,就是平時常說的「反射區治療」,是指對人體的各組織器官、五臟六腑在雙足相對應的位置上進行治療。

老人打赤腳這種簡單的方式也算是做足底按摩,從而緩解肌肉的緊張狀態,使骨骼肌有節奏地收縮和舒張。

文章來源

 

你可能還會想看

老夫妻在家吃飯,卻「上吐下瀉差點虛脫」緊急送醫!這種「每天吃的食物」比砒霜還毒且致癌,快看看你家廚房有沒有!

超狂!網友在導師辦公室用電話,沒想到一不小心做「這件事」讓全校都知道了!丟臉到想死!

林心如今天大方認愛霍建華!而過去緋聞男主角「楊一展」沒想到卻說了這句話!

 

【加入Whatsapp社群 (限2000人)】👉 https://bit.ly/cook1cookwhatsapp 接收熱門食譜
(你嘅電話號碼絕對保密,唔會比其他人睇到,無須擔心私隱問題)

Tags:

  • 養生
  • 中國
fb_like喜歡這篇文章嗎?快分享吧!

推薦資訊

follow
新晉廚師
  • 食譜 0
  • 文章 363
  • 粉絲 0

品牌專區更多

  • 淮山枸杞葉豬骨湯|夏日靚湯|健脾益腎|明目生津|至啱手機族
    Cook1Cook
    Cook1Cook
    淮山枸杞葉豬骨湯|夏日靚湯|健脾益腎|明目生津|至啱手機族
熱門文章
  • 發芽大蒜竟有意想不到的神奇功效!歡迎分享
    1
    發芽大蒜竟有意想不到的神奇功效!歡迎分享
  • 內臟有多乾淨,臉蛋就有多漂亮。(歡迎分享)
    2
    內臟有多乾淨,臉蛋就有多漂亮。(歡迎分享)
  • 11種助眠食物助你改善失眠~快分享給身邊失眠的朋友~
    3
    11種助眠食物助你改善失眠~快分享給身邊失眠的朋友~
  • (請一定要分享出去)糖醋蒜汁。神奇效果!看後請轉發,功德無量!
    4
    (請一定要分享出去)糖醋蒜汁。神奇效果!看後請轉發,功德無量!
  • 腎臟不好吃什麼?11個補腎方法值得收藏 !歡迎分享
    5
    腎臟不好吃什麼?11個補腎方法值得收藏 !歡迎分享

相關文章

  • 早餐一碗粥,養胃又養人!最適合家中長著和小朋友的養生粥~

    早餐一碗粥,養胃又養人!最適合家中長著和小朋友的養生粥~

  • 簡單有益,老少皆宜,健脾養胃,滋補養生粥!

    簡單有益,老少皆宜,健脾養胃,滋補養生粥!

  • 推介6款解膩、消食、養胃養生湯水食譜!

    推介6款解膩、消食、養胃養生湯水食譜!

  • 10款薏米養生水!清熱祛濕、健脾消腫、美白養顏全靠它!

    10款薏米養生水!清熱祛濕、健脾消腫、美白養顏全靠它!

  • 平民補品,溫暖濃滑,補鈣烏髮,養生黑芝麻!

    平民補品,溫暖濃滑,補鈣烏髮,養生黑芝麻!

相關食譜

  • 芝麻雙姝養生裸麥饅頭

    芝麻雙姝養生裸麥饅頭

    Catherine Huang
  • 養生壺版 - 茯苓淮山薏米瘦肉湯【健脾祛濕,利水消腫】

    養生壺版 - 茯苓淮山薏米瘦肉湯【健脾祛濕,利水消腫】

    TANG
  • 養生壺版 - 鑽地老鼠土茯苓瘦肉湯【除濕解毒、利尿瀉熱】

    養生壺版 - 鑽地老鼠土茯苓瘦肉湯【除濕解毒、利尿瀉熱】

    TANG
  • 養生壺版 - 合掌瓜日月魚螺片煲瘦肉 【清肝明目、益心血管】

    養生壺版 - 合掌瓜日月魚螺片煲瘦肉 【清肝明目、益心血管】

    TANG
  • 養生壺版 - 五指毛桃蓮子百合瘦肉湯【養心安神、行氣利濕】

    養生壺版 - 五指毛桃蓮子百合瘦肉湯【養心安神、行氣利濕】

    TANG

最近看過的文章

請登入後查看,登入

熱門Tag

  • 飯
  • 牛油
  • 蛋糕
  • 蒸
  • 冰糖
  • 生粉
  • 鮮奶
  • 蘿蔔
  • 麵粉
  • 高筋麵粉
  • 泰式
  • 淡忌廉
  • 咖哩
  • 涼拌
  • 忌廉
  • 海鹽
Cook1Cook Logo Email Address:

時令食材 / 全部

  • 健脾/養肺/養胃/養肝
  • 祛濕/消腫/減肥
  • 蕃茄
  • 排骨
  • 菠菜
  • 熬夜/失眠/上火/清熱
  • 韭菜
  • 青瓜
  • 提高免疫力/記憶力/抵抗力
一起分享烹飪心得,令你愛上料理!
立即下載,隨時隨地學煮餸!

2025 © Cook1coo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程式耗時:0.0533
聯絡我們 | 私隱條例 | 使用條款 | 訂貨及送貨安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