薄罉作為香港及華人地區的傳統街頭小食,無論鹹甜皆有,而新派做法更添創意與美味。本文精選10道傳統與新派薄罉食譜,讓你在家也能輕鬆還原那份煙韌口感,鹹甜並重,兼具健康與風味。
要說最具代表性的鹹味薄罉,當然不能錯過以新鮮韮菜配合蝦米、菜脯作餡料的韮菜系列。以低筋麵粉、雞蛋、生粉、清水調成的麵糊,融合了韮菜的膳食纖維與蝦米的高蛋白,口感彈潤且營養豐富。雞粉與胡椒粉提升鮮味,成就一份家庭小食的幸福滋味。
延續韮菜和蝦米的組合,新派中亦加入了泡打粉,令薄罉口感更加鬆化輕盈。低筋麵粉令餅皮細緻,韭菜纖維與蝦米蛋白帶來更佳營養平衡。油煎成金黃色後,香氣四溢,非常適合忙碌家庭。
而提到港式經典,港式煎薄罉用上中筋麵粉、糯米粉,再加入蝦米、菜脯、火腿和韮菜,鹹鮮味層次更豐富。糯米粉令餅皮煙韌有彈性,火腿和蝦米則提供蛋白質和鮮味,是一款深受大人小孩歡迎的老少咸宜之選。
除了傳統韮菜蝦米口味,薄罉還可以玩出更多新意。例如香煎薄罉混合糯米粉、粘米粉和麵粉,讓口感外脆內糯,加上菜脯碎、櫻花蝦乾以及蔥花,香氣惹味。櫻花蝦和菜脯都含有豐富礦物質及膳食纖維,為健康加分。
同時別錯過做法簡單的中式煎薄撐,配料包括蟹柳、韭菜和蝦米,加入麻油提香,材料新舊融合卻相當對味。糯米粉味道淡雅,搭配韭菜的特殊香氣和蟹柳蛋白,是低脂、口感豐富的小點。
如果想吃得更健康,蘿蔔絲咸薄罉以有機蘿蔔為主角,搭配冬菇、蝦米、芝麻,不僅低熱量,還提供了豐富膳食纖維。粘米粉及底筋麵粉令薄罉外脆內軟,同時用雞蛋增加蛋白含量,營養與美味兼得,非常適合素食者及追求健康飲食人士。
如果你偏愛輕食或者韓式餐點,可以嘗試20分鐘完成的韓式煎薄撐。中筋麵粉與木薯粉和蛋做起來的餅皮外脆內Q,泡菜不僅去油解膩,也添加了乳酸菌,有益腸道健康。全程只需極少用油,卡路里更低。
薄罉的國際化一面還可以看到更多材料的融合。櫻花蝦煎薄餅選用巴馬火腿或火腿連同櫻花蝦乾一同搭配,補充高品質蛋白和豐富礦物質。蔥香與火腿咸香交織,改良傳統做法,同時保留煙韌可口特色。
同樣走懷舊路線的還有廣州風味鮮味咸薄撐。這款以雞蛋、生粉、麵粉、生油、鹽、糖等簡單配料調製,並加入蔥花與午餐肉碎,鹹香微甜,蛋白質豐富,特別適合作為下午茶或小吃,讓人大飽口福。
說到薄罉,甜味版本同樣深受歡迎。懷舊甜薄罉選用糯米粉、粘米粉與糖製作薄罉皮,再加入椰絲、花生粉、花生碎和白芝麻作餡,提供豐富纖維及健康油脂,香氣濃郁且甜而不膩,是經典的中式甜品,適合一家大小享用。
10款薄罉口味甜鹹兼備、傳統與新派交融,做法多變、食材健康,多款皆富含蛋白質、纖維及微量元素,是家庭聚餐、節慶或下午茶的上佳之選。想親自嘗試,立即瀏覽各款食譜,開展你的薄罉創意之旅吧!
(你嘅電話號碼絕對保密,唔會比其他人睇到,無須擔心私隱問題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