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健康醫療網/記者林怡亭報導)(健康醫療網/記者林怡亭報導)郭阿姨是典型的菜籃族,上個月在衛生所多次邀約後接受乳房攝影檢查。一個月後報告書寄來,說有異常要請她再到醫院複診!讓她十分擔心、接連幾週都睡不好。後來終於鼓起勇氣,在家人陪同下到乳房外科就診。
醫師在診間查詢得知她做乳房攝影的結果是屬於 ACR-BI RAD category “0”(美國放射線協會乳房影像報告分級“0”),表示乳攝評估不完全需要輔助其他檢查。當天幫郭阿姨進行乳房超音波檢查,結果並沒有發現特別異常,建議她之後定期回診追蹤即可。於是她才放心的離開。
乳房攝影檢查 不同等級不同意義
隨著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推廣四癌篩檢,衛生所及許多醫院及診所都積極配合為民眾進行篩檢,許多人因此受惠,達到“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”的目標。然而因篩檢,也衍生出一些問題困擾著民眾與醫療從業人員,故特別在此作說明。
一般民眾收到乳房攝影的報告書,是依據“美國放射線協會乳房影像報告系統”(ACR-BI RAD)來分等級,它的意義分別代表如下:
0級、影像無法判定,需其他影像輔助;
1級、正常影像,無腫瘤或病灶;
2級、良性病灶,無惡性可能性,如簡單型囊泡或已追蹤多年的纖維腺瘤;
3級、可能為良性病灶,惡性可能性低於2%;
4級、可疑性病灶,惡性可能性3~94%;
5級、可能為惡性病灶,惡性可能性高於95%。
若乳攝報告結果為“0、4、5”,通常民眾都會收到通知需要複診。其中“0”的原因,大多是因為乳房密度過高,導致攝影不易區分有無異常;或是有其他因素不易判斷,須輔助其他影像檢查。不過即使進一步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,也大多是正常或是有纖維囊腫的情形;而如果是”4”跟“5”,則比較懷疑為惡性,故需要進一步接受乳房組織切片檢查。
早期發現 早期治療
衛生所護理人員或是協助乳攝追蹤的相關人員,都會再次電話聯繫並提醒民眾需要回診乳房外科。但民眾聽到需要回診時便開始緊張,並緊追著詢問「到底是甚麼異常?是不是惡性的?要不要開刀?」,聯繫人員會依照書面報告向民眾解釋,但這並不代表就不需至乳房外科回診,病情解釋應經過醫師專業檢查及診斷,綜合乳房攝影報告再向民眾說明,所以下次如果民眾再接到乳攝異常的通知時,請先不要感到驚慌,也不需要對著打電話通知的人員窮追猛打。先定下心來,因為大部分的情形還是以正常或良性居多,就算是異常結果,也能因此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最重要的是不要存著「鴕鳥心態」拒絕就醫,以免因此延誤了自己的病情!
健康醫療網http://healthnews.com.tw更多健康資訊
資料來源:健康醫療網 http://www.healthnews.com.tw/readnews.php?id=24214
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!
健康醫療網http://healthnews.com.tw更多健康資訊
醫師在診間查詢得知她做乳房攝影的結果是屬於 ACR-BI RAD category “0”(美國放射線協會乳房影像報告分級“0”),表示乳攝評估不完全需要輔助其他檢查。當天幫郭阿姨進行乳房超音波檢查,結果並沒有發現特別異常,建議她之後定期回診追蹤即可。於是她才放心的離開。
乳房攝影檢查 不同等級不同意義
隨著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推廣四癌篩檢,衛生所及許多醫院及診所都積極配合為民眾進行篩檢,許多人因此受惠,達到“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”的目標。然而因篩檢,也衍生出一些問題困擾著民眾與醫療從業人員,故特別在此作說明。
一般民眾收到乳房攝影的報告書,是依據“美國放射線協會乳房影像報告系統”(ACR-BI RAD)來分等級,它的意義分別代表如下:
0級、影像無法判定,需其他影像輔助;
1級、正常影像,無腫瘤或病灶;
2級、良性病灶,無惡性可能性,如簡單型囊泡或已追蹤多年的纖維腺瘤;
3級、可能為良性病灶,惡性可能性低於2%;
4級、可疑性病灶,惡性可能性3~94%;
5級、可能為惡性病灶,惡性可能性高於95%。
若乳攝報告結果為“0、4、5”,通常民眾都會收到通知需要複診。其中“0”的原因,大多是因為乳房密度過高,導致攝影不易區分有無異常;或是有其他因素不易判斷,須輔助其他影像檢查。不過即使進一步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,也大多是正常或是有纖維囊腫的情形;而如果是”4”跟“5”,則比較懷疑為惡性,故需要進一步接受乳房組織切片檢查。
早期發現 早期治療
衛生所護理人員或是協助乳攝追蹤的相關人員,都會再次電話聯繫並提醒民眾需要回診乳房外科。但民眾聽到需要回診時便開始緊張,並緊追著詢問「到底是甚麼異常?是不是惡性的?要不要開刀?」,聯繫人員會依照書面報告向民眾解釋,但這並不代表就不需至乳房外科回診,病情解釋應經過醫師專業檢查及診斷,綜合乳房攝影報告再向民眾說明,所以下次如果民眾再接到乳攝異常的通知時,請先不要感到驚慌,也不需要對著打電話通知的人員窮追猛打。先定下心來,因為大部分的情形還是以正常或良性居多,就算是異常結果,也能因此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最重要的是不要存著「鴕鳥心態」拒絕就醫,以免因此延誤了自己的病情!
健康醫療網http://healthnews.com.tw更多健康資訊
資料來源:健康醫療網 http://www.healthnews.com.tw/readnews.php?id=24214
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!
健康醫療網http://healthnews.com.tw更多健康資訊
【加入Whatsapp社群 (限2000人)】👉 https://bit.ly/cook1cookwhatsapp 接收熱門食譜
(你嘅電話號碼絕對保密,唔會比其他人睇到,無須擔心私隱問題)
(你嘅電話號碼絕對保密,唔會比其他人睇到,無須擔心私隱問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