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善中醫小百科︰食大閘蟹要小心
秋季來臨,又是吃大閘蟹的時候,許多人都會湊熱鬧,買大籮大籮大閘蟹回家,盡情大吃,一次過吃下三五七隻大閘蟹,仍面不改容。 雖然大閘蟹營養豐富,但一次過吃得太多,可引起消化不良。因此在享用肥美大閘蟹時,也要留意一些事項,才能吃得健康。
1. 勿過量:大閘蟹性涼,食用過量容易導致腹瀉。建議料理時可搭配蔥、薑、蒜等辛香料,以中和大閘蟹的寒涼。以1~2隻為限,而一星期亦不應進食超過3次。
2. 勿配柿子、茶:柿子和茶中的成分會使蟹肉中的蛋白質凝固,不利消化吸收,更可能引起腸胃不適。
其次,由於大閘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但膽固醇、嘌呤(普林)也相對較高,若有宿疾、慢性疾病或體質特殊者,在飲食上也需要特別注意!
1. 高血壓、高血脂、動脈硬化者,應注意膽固醇攝取量,應盡量減少或不吃蟹黃、蟹膏。
2. 有痛風問題者,應酌量食用大閘蟹,避免高嘌呤(普林)引發不適症狀。
3. 因大閘蟹性涼,若體質虛寒者、手腳容易冰冷者應減少食用,以免引起腹瀉、腹痛問題。
4. 大閘蟹性寒帶濕毒,屬「發物」容易誘發過敏,體質過敏者、皮膚過敏者應注意吃蟹後的身體變化,容易出現噁心、嘔吐或出現紅疹等過敏反應。
5. 懷孕中的準媽媽們也應減少食用大閘蟹,因大閘蟹具有活血化瘀之效,可能導致身體不適。
6. 大閘蟹性寒傷胃,容易出現腹脹、作嘔作悶、腹痛不適等情況,若脾胃虛寒者,可在蒸大閘蟹時,加入薑及紫蘇葉,作化解胃寒之用。
食大閘蟹時,多以紫蘇葉、醋、薑作配合,除了因為加添鮮味外。 在中醫角度認為,它們之間的性味能互相克制,是因大閘蟹屬寒性,而紫蘇葉、醋、薑等調味品屬溫性,這些溫性可克制蟹的寒性,中和蟹的寒涼。 所以,吃過大閘蟹後,不妨沖一杯薑茶,幫助消化外,亦能除去食蟹後的副作用。
除薑茶外,大家亦可嘗試黃糖藿香湯,此湯有助化解大閘蟹的寒涼。
黃糖藿香湯
材料: 生薑6片、藿香3錢、蘇葉2錢、黃糖2匙。
製法︰ 將所有材料放入煲中,加2碗清水,煮沸後用慢火煲成1碗水或八分滿,即可食用。
功效: 袪寒去濕,能減輕吃大閘蟹後的腸胃不適症狀。
來源:
德善堂中醫 Facebook:「德善堂中醫 Chinese Essence Medicine」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stc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