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:
當你吃飯時,拿出筷子一看,筷子頭上全是"小黑點",甚至變色了!
然後洗洗還將就著用:
(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,下同)
如果筷子成這樣的話,建議趕緊換掉吧,因為這樣的它們非常容易致癌!
▼筷子能致癌?
筷子本身並不致癌,致癌的罪魁禍首其實是「依附」在筷子上的黃曲黴素。
▼黃曲黴素有這麼可怕?
1993年,黃曲黴素被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,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。
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,是氰化鉀的10倍,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,一毫克就是致癌劑量!並且它是肝癌的誘因之一。
更無奈的是:這種毒素常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。
▼它怎麼出現在筷子上的?
筷子自身不會產生黃曲黴素,它出現的原因有很多,主要是使用時間過長、清潔和保養不當造成的。
我們平時使用筷子來夾食物時,筷子縫裡最容易藏澱粉,如果筷子沒洗乾淨,藏在縫隙裡的食物黴變,黃曲黴素就產生了。
▼只有筷子長黃曲黴素?
不僅僅是筷子,勺子、菜板、牙籤等容易接觸到食物的用具,都可能黴變產生黃曲黴素。
尤其是他們特別喜歡依附在木製品上面。
同時,發霉的玉米、花生、稻穀、麥籽等澱粉為主的食物都是黃曲黴素繁殖的重災區。
為大家歸納了幾個廚房裡最容易產生黃曲黴素的地方:
雖然這些地方易出現黃曲黴菌,但只要黃曲黴菌不入口,其實都是安全的。
我們需要提防的是那些入口的東西!
▼那我們如何遠離黃曲黴素?
上文說過,黃曲黴素常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要完完全全的杜絕是不可能的。
我們只能在生活中儘量避免,這裡給出了幾個「掃毒」小建議:
飯後認真清洗餐具
木質筷子、菜板等會因刮痕、磨損出現很多不明顯的縫隙,很多殘渣就悄悄藏在這裡面,從而產生黃曲黴素。
所以最好多認真清洗幾次,才能儘可能地把殘留洗淨。
勿與食物放在一起保存
因為黃曲黴素以孢子形式傳播,會「互相感染」,餐具應儘量與易黴變的食物分開保存。
儘量不用「裸」筷和彩色筷子
很多人認為「裸色」筷子衛生、環保。事實上,如果不塗上一層生漆,筷子反而更易吸收水分,磨損開裂,使食物殘渣殘留在縫隙中,導致細菌滋生。
但要搞清楚的是,這裡說的生漆是食用生漆,而不是那些染色的筷子:彩色筷子在染色過程中,也可能導致有害物殘留,一旦顏料脫落被誤食也不利健康。
其次,使用金屬筷子也能有效地避免黃曲黴素。
立即丟掉這些東西
如果你的筷子、菜板或木勺等發生了變色,甚至出現了洗不掉的黴斑,就別再使用了。已經變色和出現黴斑的筷子,極有可能滋生了黃曲黴素!
同時,筷子也不適合使用太久,常更換筷子也能避免黃曲黴素「溜」進身體裡。
也別食用發霉的乾糧,一旦一袋食物裡面出現了發霉的,整袋都會被污染,所以最好全袋都別食用。
煮筷子效果不大
很多人以為用開水煮筷子可以清除黃曲黴素,其實這是一個誤區。
煮筷子確實能夠消滅筷子上的大多數細菌,但對徹底清除黃曲黴素幫助不大。
▼我們該如何正確的保存?
糧食用罐子存放
糧食存放最好用玻璃瓶,因為密封性比較好,家裡的大一點的罐頭瓶子也可以利用。在裝糧前,可以先把玻璃瓶和糧食放在太陽下曬乾。
放置乾燥處
潮濕的環境更容易產生黴變,不管食物或者餐具都應放置乾燥的地方,能減少病菌的滋生。
保存餐具的環境要注意衛生
遠離廁所,嚴格防止蚊、蠅、鼠及其它害蟲進入和隱匿。
餐具單獨放置
餐具應有單獨的存放櫃,避免與其他雜物混放,並對存放櫃進行定期的消毒處理。
餐具消毒處理
如果有條件的家庭,清洗完餐具後,可以使用消毒設備對餐具進行消毒。
所以,網上瘋傳的筷子只能使用3個月或6個月,否則就會致癌,這個說法是片面的。如果使用、保存得當的話,是可以延長筷子的使用壽命的。
不過,還是建議,一段時間就進行一次更換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