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出來的胃癌?七個飲食壞習慣讓胃癌找上門

香港好廚娘 於 9 年前

胃癌是東亞地區發生率相當高的癌症,台灣、日本、韓國等都是高發生率的國家。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,台灣平均每十萬人當中就有12~14人罹患胃癌,位居國內癌症第七名。

台灣的胃癌發生率之所以那麼高,跟國人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,例如以下七種飲食習慣容易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。

1、邊玩手機邊吃飯
現代人很多都是低頭族,幾乎無時無刻都在玩手機。但腸胃在消化食物的時候,需要大量的血液,所以在吃東西的時候,分心做其他的事情,都會搶奪走部分供給腸胃的血液,導致消化不良。

2、空腹吃水果
空腹的時候吃橘子、鳳梨等含大量有機酸的水果,會刺激胃黏膜。另外柿子也是不建議空腹吃的水果,因為含有柿膠酚、果膠、鞣酸和鞣紅素等物質,空腹食用容易和胃酸結合成,形成難以溶解的硬塊。

3、空腹喝咖啡
空腹喝咖啡,會刺激胃酸分泌,導致消化不良和傷害胃黏膜。

4、常吃隔夜餐
隔夜飯菜裡的亞硝酸鹽含量比較高,長期食用會在體內累積,容易誘發消化道相關癌症的產生。另外,將剩飯剩菜反覆加熱,也容易導致致癌物的流出。

5、愛吃麻辣食物
經常吃過辣的食物,會導致消化液分泌過多,誘發腸胃道黏膜充血、水腫,使腸胃道蠕動變得劇烈。

6、常吃加工肉品以及醃製食物
香腸、培根、臘肉、鹹魚等加工醃製類的食物,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,長期食用容易在體內形成致癌物。瑞典科學家研究發現,每天每增加30公克加工醃製食品的攝取,罹患胃癌的機率會提高15%~38%。

7、愛喝烈酒
長期或一次大量引用烈酒,會傷害腸胃黏膜,久而久之容易導致胃出血以及胃潰瘍。


版權所有:好健康生活網HowHealtH
http://www.howhealth.org.tw/article-2961-1.html